歡迎來到最新一期的票友說車。 (多圖預警,信號差者慎入)
小松是日本著名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,以生產挖掘機而聞名于世。其質量、性能都是挖掘機中的佼佼者,有一句挖機界的名言就是“天南地北,小松最美”,工地上也總是少不了那一抹靚麗的黃色。
但是,鮮為人知(中國人)的是,小松在另一個領域同樣大放異彩,那就是林業(yè)機械。
作為知名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(yè),小松當然不可能止步于工程機械,野心勃勃的小松準備入手林業(yè)機械。但是,小松在這方面的經驗十分欠缺,并不能保證機械設備的性能。所以,小松和卡特一樣請來了一個幫手。
Valmet是有著赫赫威名的林業(yè)機械設備生產企業(yè),其生產的林業(yè)機械遍布世界。生產各種伐木機、集材機和伐木頭。無論是性能還是質量都是較強的。小松很快看上了這家公司,將其收入囊中。自此,小松林業(yè)機械公司的歷史正式開始,小松也終于達到了拓寬業(yè)務的目的。在機子的質量和小松的金字招牌的影響下,小松伐木機很快在各地林場得到廣泛應用,銷量也是名列前茅。
好了,廢話不多說了,現(xiàn)在咱們來講講今天的主角,XT430-3。
XT430-3是小松最小的履帶式聯(lián)合伐木機,也是最常見的,和XT445和460是同門師兄弟。XT-3系列和PC-8是同一時代的產物。
看機之前,咱們先了解一下該車的性能諸元:
動力:300/2000 hp/rpm
全車質量:28.232噸
旋轉:78.1 k/nm
與重量相近的PC210LL-10型林業(yè)挖掘機(29噸)相比,其動力幾乎是后者的兩倍,任何挖掘機都難以望其頂背!
接下來,咱們照例一起看看實車吧!
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一臺XT430-3伐木機,8812小時。
該車外形相比挖掘機完全是脫胎換骨的改變,屬于重新設計的范疇,最多只能說是挖掘機的表弟。
為了防止大家被搞懵,有必要介紹一下該車的基本布局:
右前:駕駛室
右后:分配閥
正中:旋轉馬達
中后:大臂基座
左前:散熱片
左中:引擎
左后:液壓泵
左前二層:排氣管等
左后二層:液壓油箱和燃料箱
確實不同凡響吧!沒有看懵的準備進入下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:
駕駛室與挖掘機完全不同,尖頭式設計可以有效降低沖擊力,防止駕駛室坍塌。駕駛室側面有工作燈,上面也有四個可調式照明燈。
內部有鋼筋加強。和挖掘機一樣,空調還是在駕駛室側面,也是典型的小松特點。該車不能像挖掘機一樣將車門固定,只能關門駕駛。
玻璃也不是等閑之輩,多重疊加的硬化玻璃,北美地區(qū)伐木機專享。
座椅不同,但舒適性相比挖掘機有過之無不及。整體設計偏實用,相比挖掘機比較粗獷,但舒適性值得信賴。
操縱桿是小松伐木機專用桿,較輕,開起來手不酸。并入小松后,Valmet的操縱桿也變成了小松式的。這種操縱桿夠一個普通挖機司機做一星期的噩夢了。
看來改門換庭后并沒有閉門造車,小松元素或多或少還是滲入了。
顯示屏和普通小松截然不同,小松林業(yè)機械專用屏。后視也是有的,還有左側攝像頭,該車對視野的要求非常高。
看似簡單的第二顯示屏,其實暗藏玄機—是電腦!怎么樣,夠豪華吧!
對比:日本九州的PC120-8伐木機。
本文將用該車與XT430-3進行對比,突出XT430-3作為專用的伐木機的特點。
操縱桿,和澳大利亞的那個一樣,使用小松式伐木機專用操縱桿。
日本車的防護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追加的,并且加裝了大燈。
鋼鐵結構的框架,但是在XT430面前只能甘拜下風。但對付日本那種小樹還是綽綽有余的。
第二部分:引擎及液壓系統(tǒng):
可以看到燃料箱,上面印著“后退300英尺/90米”。排氣管旁邊還有側視攝像頭,這豪華程度絕不在利勃海爾之下,當然,對發(fā)達國家的伐木機來說,這確實是必需品。
引擎和散熱系統(tǒng)。水冷式散熱。因為使用的是康明斯發(fā)動機,所以承襲了小松油耗高力氣大的特點。
型號是康明斯QSC, Tier3,直列六缸。
既然車是在美國生產的,那么與其舍近求遠用小松產的許可證康明斯,不如就地取材,性能更好。300馬力的最大功率輸出確實讓任何一臺挖掘機為之汗顏!
這種緊湊的設計,確實體現(xiàn)了美國的工業(yè)水準。
排氣管消聲器,隱藏得很深,位于發(fā)動機之上。
日本的伐木機同樣為散熱做足了準備,也有后視攝像頭。
滅火器。這么高的平臺,肯定有攝像頭。很難找到,但其實就隱藏在那個黑盒子里,防止被刮。
駕駛室后是分配閥,極大地提高了后方視野,再加上后視和側視,還有四面八方的強光燈,可以說是眼觀六路了!
巨大的液壓泵和粗大的管路,完全對得起小松力氣大的稱號。
大臂基座類似于起重機,位于機身后部,這是因為沒有空間安裝配重。大臂有加強板保護。
由于空間狹小,大臂液壓缸只有一個,但是力氣還是很“小松”。
液壓管外部都有橡膠保護,而且是分段式設計,方便維修。
可以看到滾輪和夾子。有了滾輪的幫助,樹木就可以被輕松切成數(shù)段。
該車有兩個版本,分別是之前介紹的Harvester (伐木機,也有收割機之意)和圖中的Feller Buncher (伐木歸堆機,但不具備將樹木切成段的能力)。
該車采用林業(yè)機械專用履帶,與普通挖掘機截然不同。
相比挖掘機,伐木機的履帶防護非常多,不輸于礦用挖掘機。
履帶板采用類似于推土機的設計,增強抓地力,方便在山區(qū)作業(yè)。
托帶輪被安裝在一個架子上,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阻塞的概率。而且獨特的設計有效防止了掉鏈子。
看似碩大,實乃為降低重心,防止頭重腳輕,實乃不得已而為之。
由于原有工具箱空間被擠占,工具箱移到了這里,還增大了。
蘇必利爾湖附近的一臺XT430L-3。該車是XT430-3的加裝穩(wěn)定裝置的改進型,在任何地形下都可以讓上部機體維持平衡??勺詣涌刂?,也可以人工干預。相比XT430-3,該車還取消了托帶輪增高架。剩下的與原車一致,僅僅增重一噸。
打分時間到!
缺點:內部設計比較不適應;動作相對挖掘機稍慢(伐木機都這樣);小松通病油耗大。
優(yōu)點:操縱桿較輕;力氣比較大;操作環(huán)境舒適;配置高端大氣;適合林業(yè)作業(yè)……
綜上所述:滿分100分,我打95分高分,整體還是不錯的!
XT430-2,第一代小松履帶式伐木機,430-3的親老子!同地點不同機。
而相對于日本的伐木機,基本是跳出挖掘機框框的XT系列,效率自然會更高,更適合林場作業(yè)。日本機的優(yōu)勢在于通用性強,不必開辟專門的生產線,畢竟日本本來就丁點大,那么點樹可稀罕了,配備如此專業(yè)的伐木機械,確實沒有必要。
但是,咱們國產可就不太景氣了。
三一的關鍵部分實際上還是進口的,而玉柴的所謂“國內第一臺自主產權伐木機”實際上就是直接拉來一臺挖掘機,裝了一個質量堪憂的“國產”伐木頭,可謂極其敷衍,要滿足面前的需求也是遠遠不夠的,實際上是根本不適合在森林里工作。
我們也許并不需要像本文中那種專業(yè)性極強的林業(yè)機械,但是,國產和國外的技術差距可見一斑。挖掘機技術上的落后并不是很大,但是在專業(yè)領域,如林業(yè)、鐵路、隧道等大部分則是幾乎一無所成,而這些東西的落后,決定了咱們在工地了追求速度的同時,安全甚至質量則完全不能保證(也有制度不嚴、圖省錢的原因)!這也導致了挖機司機一個個都敢玩命,事故層出不窮。
我個人認為,如果說充分發(fā)展了技術,在安全高質量生產的同時,我們也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率,(以德國為例,他們周末都休息,每天工作時間短,所以咱們效率還未必比得上人家,不限于基建)從基建大國變成基建最強國?。▋H個人根據經歷通過細致思考得出的觀點,非崇洋媚外盲目吹噓,不喜勿噴!)
我相信,咱們中國制造完全有這個能力,知恥而后勇,國產當自強!
因為這玩意兒在鐵甲里前無古人(也很可能后無來者),所以一次性介紹詳細點。
回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