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明園大家應(yīng)該都聽說過。沒錯,歷史上曾經(jīng)最輝煌的皇家園林。被稱為萬園之園。慘痛的是,1860年被英法聯(lián)軍焚毀。如今,只剩下一些殘跡。建成了遺址公園。
多年以前就想看看,圓明園究竟變成了什么樣子?2018年4月26日下午,我和岳陽的許強兄弟來到這里。這是圓明園的南門入口,直通綺春園。
我們從圓明園南門進入直走沒多遠,由于路況不熟,便進入林中小路。這更有野游的味道。向西穿過林中小路不久,便來到鑒碧亭附近。我們并沒有進亭。而是順大路前行。
由于路的一側(cè)有許多賣東西的攤位,我們便在這里流連。其中有吹糖人的吸引人們的觀看,我們也在這里駐足。這位吹糖人的師傅技藝純熟,他讓購買糖人的兒童自己來吹,由他來控制塑形。手法精湛。
街的西側(cè)是一條水道,跨水道上有一座石殘橋,僅剩下的殘缺的石拱。據(jù)介紹是圓明園當年遺留下來的一座石橋。
圓明園中水系豐富,植被茂盛。來時正值春夏相交之際。雖沒有見到大面積的姹紫嫣紅,卻是滿眼皆綠。水旁垂柳依依,潭中碧影婀娜,岸上柳枝隨風嫵媚。
潭中洲上和路旁還偶遇拍古裝寫真的,真會選地方。
我們順著水旁一路慢慢走,邊走邊玩,來到十二生肖獸首展廳。
十二生肖銅獸首,原物真品原來是圓明園海晏堂的裝飾物。是計時器水力鐘的噴水口。后被洗劫到海外?;亓鲊鴥?nèi)的僅有幾個,在博物館可見。大部分還散失在海外。這里展示的僅是復(fù)制品。圖片只是一部分。
看完十二生肖獸首展,我們又順河邊走了一段路。終于來到西洋樓景區(qū)。這里到處都是殘垣斷壁,碎石遍地。
由于當年被大火焚燒。保存下來的遺物基本都是石質(zhì)的。而后來石料也曾被盜掘?,F(xiàn)場更凌亂不堪。
從殘存的現(xiàn)場看,當年建筑規(guī)模應(yīng)該很大??梢苑直娉瞿承┡_基和臺階。但實難想像出某些建筑的模樣。
如泣般矗立
海晏堂遺跡,就是當年十二生肖銅獸首安置的地方。中間的貝殼造型非常漂亮。
大水法遺跡,可明顯的看出西洋式風格。外觀更像一個門洞。事實上當年這里是噴泉。
圓明園當年的建筑遺跡主要在西洋樓景區(qū)這里。除了殘垣斷壁還是殘垣斷壁。浩劫遺留下的這些石頭見證當年的悲壯和蒼桑!